2008年2月24日星期日

润色

去年最后一次进电影院是和老爬曹哥几个山友,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去看《集结号》。今年第一次进电影院是陪老妈,上海影城,从老妈住院的病房步行十五分钟。很小的放映厅,很大的真皮沙发,电影的名字《赎罪/Atonement》,金球奖得主奥斯卡提名,老妈看过一些介绍,而远离传统媒体的我却连片名都没听说过。



故事一点也不复杂:
一个女孩“错误地”指证了姐姐的男友,害他服刑数年,继而大战爆发出国参战。有情人终未能成眷属,姐姐和男友分别死在了那场战争中两个不同的地点。
很多年后,妹妹很老了,在她最后的小说中记叙了这段往事,却把结果改成了团圆。她希望姐姐和男友在一起。



上面的这张画面摘自电影,可也只是妹妹的想象。事实上,她根本没有机会去向姐姐及其男友道歉。而那对可怜的情侣,他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四年前下午在书房的一刻缠绵(不幸被妹妹撞见)和四年后男的随部队出发前在伦敦咖啡馆半小时的小聚(也是永别)。

不加修饰润色,这在人的记忆里都做不到,更别说文学作品了。记忆里很多丑陋的,尴尬的事都被回避或修改润色了,时过境迁,连当事人也说不清自己当时的想法。我就恶毒地怀疑妹妹这么做的动机:

虽然电影用了很长的篇幅描写误会发生的那个下午。妹妹的懵懂无知,自以为是,还有一连串突发事件对她情绪的打击,似乎这些就是她把想象当作目击提供伪证的理由。可片中的另外很短的两处却提供了另一条线索:一次是她故意跳进河里,让姐姐的男友来救;还有一次是她对护士院的朋友承认,她唯一爱过的就是当年救过她的,姐姐的男友,但她从未表白。

好了,弗洛伊德的继承者可以发挥心理学潜意识理论,推理妹妹当时的反应,甚至可能会用到“嫉妒”这个词。而事实如何呢?当事人自己也不清楚,她是故意陷害还是一时的误会。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她回忆往事就是对往事的一次润色。她肯定怀疑过自己,所以有了水里救人的那一幕;她也试图为这种怀疑开脱,所以有了那么一个不寻常的下午。



上图女主角交给男主角的那张照片里是个海边别墅,他们憧憬能一起去那里。在咖啡馆里重见女友的时候,男的很紧张,很脆弱,他不确定两人之间仅靠四年前那一刻的激情,是否还能维持。四年来他肯定不止一次的回忆曾经的日子,越想越觉得虚无缥缈。女友给的这张照片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似乎是一个证明,证明他们曾经在一起,未来也要在一起。伴他挺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男主角临死前还捏着这张照片。

回忆是如此的脆弱,人需要有个物体来寄托自己的精神。哪怕是一个不曾去过的别墅的照片,哪怕是这个同样被润色修改了很多遍的网上日记。

Inja

15分钟的短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黑人孩子,喜欢一条狗,狗也喜欢他。孩子的主人是个白人农场主,一天当他招呼狗过来的时候,狗不理他,却只听孩子的话。主人让孩子把狗装在一个口袋里。孩子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扎紧袋口,主人对口袋拳打脚踢,打得狗惨叫连连,然后主人用枪逼着让孩子解开口袋。孩子终于明白主人这是嫁祸与他,只得把袋子解开,狗一瘸一拐地跑掉了。

几年以后,孩子长大成人,跟随主人外出。还有那条狗。主人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地不能动弹,孩子跑去取药,狗在主人边上忠实地守卫。孩子取药回来,狗却不让他接近主人。现在的它只听主人的话,其他人类都是敌人,尤其这个孩子。主人这时用尽全力,对孩子喊道:“开枪打死它”。枪就在孩子身边不远处,他在犹豫,这是他最后的表情。



------------- 故事结束的分割线 -------------

本片获 2003 年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

编剧导演似乎怕寓意还不够明显,把故事的两个人物设定了肤色不说,还通过升旗的细节告诉观众故事的前后两段分别发生在种族隔离废除前后的南非。让人不由想起了当今非洲大陆上发生的事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当初的白人殖民者,为了少数统治多数,把当地人分而治之 (Divide and Conquer -- 英文就是直白),手段之一就是制造族群矛盾。这些族群矛盾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屠杀就是典型的例子......

抛开世界政治历史不说,仅谈论一下人性。通过计谋与手段可以得到(或破坏他人的)友谊么?我想可以。战国时代的连横合纵家,现代的外交家都擅长此道(怎么又回到政治和历史了?)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几十年来也见过一些。关键是,用手段在得到的同时也制造了潜伏的问题。片中的那个孩子,我猜他最后不会开枪杀狗,主人的聪明最后耽误了他自己的性命。

真诚比权谋可贵,但大家也只是那么一说,大多数情况下后者成功概率更高,可操作性更强。两千年前讲仁爱的孔丘流浪四方,讲权谋的韩非之流出将入相(虽然最后也死在了自己的权谋上)。故事似乎在哪儿都差不多 :)

2008年2月16日星期六

足之蹈之



看了《理发师陶德》,不为 IMDB 上吓人的三万多投票平均 8.1 分,只为是 DreamWorks 出品。英国人素来八卦,凡是在他们历史上有名的罪犯,逃不过各类小报的编排,于是这个连续杀人狂的故事就有了这么一个版本。是否真实,是否严密,都不重要了。在这里,形式压倒了内容。

这是一部歌剧,用唱歌讲故事。没去看过百老汇的演出,在这里可以感受一下气氛,我就不附庸风雅了。

至于这一部:



穿越苍穹》,任何一个 Beatles 的乐迷马上会想到那首同名歌曲。没错,这部电影就是要向 Beatles 致敬。古板的乐迷可能会很反感,说不如直接放 CD。不喜欢 Beatles 的人更不屑一顾。

我是分了好多段看完的,就当是一系列 MTV 用一个牵强的故事几个相关的人物串联在了一起。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境况中,用不同的声音唱出 Beatles 一首又一首老歌。加上自己的发挥,加上简单的剧情,加上周围配角们夸张的伴舞,灯光效果。就是 MTV 嘛。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诗经--大序》


附:春节前爬爬新婚,数好友小聚,先剑南春后喜力,饭后又去歌厅包间。嗓子不好,实在唱不动了,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直到凌晨三点。

2008年2月11日星期一

谁是恐怖分子

这可能是我看过所有电影中 IMDB 评分最差的了:



597个人投票,平均分只有 1.6(1~10分)。有趣的是投票统计,120人给了满分,359人给了最低分,落在中间的很少。看到这样的统计数字,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片子说的不是政治就是宗教。

插一句,很久以前一个外教说过一条多元文化世界里不成文的礼仪:“不要和家人同事讨论政治或宗教”。这两样东西粘火就着。和朋友谈论这些风险相对小一点,大不了朋友不作。可家人同事天天要见,实在犯不着让自己每天活得和打仗一样。。。

回到这部动画片,基本上和多年前另一部动画片《埃及王子》说的是一回事。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奴隶,走出埃及“适彼乐土”的故事。

法老治下的埃及,埃及人有绝对的权威,犹太人全是奴隶。奴隶不满他们的生活,如何反抗?于是摩西带着他们的神的旨意出现了,要求法老还所有奴隶自由。法老当然不同意(换了谁都不能同意,同意了就是卖国贼)不论是独立还是统一,想要改变现状就要付出代价,双方都要付出,看谁能撑到最后。在这一集里,埃及的神不幸没有出现,而犹太人的神,也就是俗称耶和华的上帝出现了,他通过一下方法“说服”法老:

1、把手杖变成凶恶的毒蛇
2、让埃及所有的河水变成无法饮用的血水
3、蝗灾
4、瘟疫
5、让黑暗笼罩世界
6、杀死每家埃及人的长子 (最后这招终于让法老屈服了,当然太子也和千家万户的孩子们一起死了)

哦,我亲爱的主,您当年用的这些手段,一点也没有过时。几千年后的穆斯林,还有全球各国的独立运动狂者者们还在继续使用。让无辜的人承受代价,令现世的最强者束手无策。Oh yeah !!!

剧中的结果是,摩西得逞了,带领着族人开始了漫长的旅程。旅程中,上帝不断地出现,用展示神迹的方式坚定人们的信仰。最著名的那段,就是摩西分开大海,让族人们通过,然后淹死无数埃及追兵。

领袖不好当,因为群众总是很现实,而且所求无度。用毛太祖的话说“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没有水,摩西在石头上点了一下,石头裂开清泉涌出;没有食物,摩西向上帝祷告几句,天上就下起了面包;群众还不满意,因为没有肉,摩西就让成群的鸟飞过,然后掉落下来... 仅凭这些,如果以为上帝这么好说话那就错了。摩西不在的时候,有人对信仰发生了怀疑,供奉了别的神,那些人的下场不问可知,宗教审判残酷无比,不许你不信,不信就得死!在这一点上,和后来的什么主义什么党差不了多少,早请示晚汇报,思想上稍有不敬肉体上就要遭受惩罚。。。

基督教在宗教改革之前和伊斯兰教半斤八两,那边十字军数次东征,这边至今还在圣战。谁也不比谁更仁慈。说到这里,可以回答标题中的问题了:谁是恐怖分子?武力斗争中弱的那方就是恐怖分子,因为他们不得不采用非常手段。

佛教似乎比较和平。至少以我对它浅薄的了解,还没有听说它教义中宣扬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或者对于不信之人要施以最严酷的惩罚云云。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佛教发源的土地上会诞生圣雄甘地这样的人物。世间有强弱,有不公。作为弱者,以不合作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强者讨价还价,最终可以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原来,处于弱势的一方,除了作宗教盲从者或恐怖分子以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2008年2月6日星期三

全面升级的时代

过年又赶上雪灾封路,哪里也去不了。昨天买了个 Wii 打算和爸妈同乐。回家给它配好无线网络,就提示说要升级(日文中的汉字,不难懂)。好在早作过调查研究,知道网络升级没有变砖危险,于是就让它升吧。等待的同时打开电脑扫论坛。

有新消息,伟大的 Dark_Alex 居然又把 PSP 固件破解进行到了3.90。其实是 Sony 先给固件升级,Dark_Alex 也是见招拆招。我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把 PSP Upgrade 到 3.90 M33。边升边想 Upgrade 这个词,翻译得还真够直。英语里学校的年级叫 grade,向上是 up ,所以 upgrade 就是升级啦。读书的小时候,和朋友们作一个游戏,内容是猜明年升级留级还是降级,年复一年,不能升级的就是留级生,就会被伙伴们抛弃。所以升吧,能升的都升。

家里两台电脑,闲着没事把 Windows Update 全装了,那些平常常用的软件也都干到最新版本。这些都干完 Wii 的升级也正好完成。

今天除夕。除者去也,夕者旧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年又是新的一年。

2008年2月3日星期日

《还我蔚蓝》



-- by 反光镜

白雪新娘

早上出门上班,去地铁世纪公园站途中,在梅花路上一家房产中介公司门口随手拍的:



作者是个中介业务员,小伙子穿着西装。我让他站在雪人边来张双人照,他不肯。


回家 - 幸福的黄丝带

为了理想,为了生存,离开的地方,
我们终将回来,回来,
为了那盏温暖的灯,为了那黄丝带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