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8日星期二

二月偏执狂

这个年过得不太平,人去人来。

在家的时候扫了一些电影剧集,还有课程。把脑留给课程,把心留给影剧。




乐与路/Solanin》 - 果然根据漫画改编,我看真人版电影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漫画。隐约觉得女主角的纯真完美几乎就是个漫画人物,那个男的让我想起韩寒。

故事本身不复杂,却很真实,讲述年轻人生活的压力、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世界的看法。这样的题材日本很多,比如前两年的《入殓师》,比如十几年前的《燕尾蝶》,青春的迷茫和现实的残酷尽显无遗。相比之下台湾的版本就稍稍温和一点,比如《海角七号》。韩国和中国大陆如果改编此题材,剧情就会被粉饰得无比美好,因为我们的观众长期以来逃避在美好的幻境中,严重“公主病”或“王子病”已然不可救药。影视剧就是我们的“母体”,和 CCTV 新闻联播一样重要。




卑鄙的我》 - 这个真的是动画,相当不错的动画。此片是关于一个大叔对事业巅峰的不懈追求和他与萝莉们的不舍之情。不是迪斯尼,不是梦工厂,是个在动画界不怎么出彩的 Universal Studios 出品。这年头没有强大的公关实力,在 IMDB 上拿 7.5 分就只能靠作品本身了,如果是迪斯尼或梦工厂出品至少应该有 8 分。是的,就是这么不公平,在你还没有实力以前,你必须拿出比别人好得多的东西。或者你可以选择投靠大公司,给他们打工,《乐与路》里的那群年轻人也有过这样的选择。




社交网络》 - 看这片子是因为学长(同校同专业,他同学是我班主任,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我老板)的强烈推荐,他和我一样有过 Startup 的经历,而且年后又要开始更有挑战的征程,祝他好运。除了给大公司打工,年轻人还有别的活法,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路,就看你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邀我帮忙 Startup 的同学大一时就和我讲过安迪·格鲁夫的名言:“(当今世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是那么想那么说的,也是那么做的,结果真成了偏执狂。仅为了生存么?他的公司还活着。上市还是数年后消亡?不知道,比较保险的答案是凯恩斯说的“长远地看,我们都会死的”。 So... So what?

此片大多数人的观后感如同上面那人脸上写的“你不可能交五亿个朋友却没几个敌人”,没错,即便你不交那么多朋友也不一定没有敌人,可如果那几个敌人曾经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最在乎的人呢?


人不是放在笼里缸里供人参观的动物,每个人都需要私人空间。SNS 的原理是或多或少挤压私人空间,Facebook 将其做到极致。好在西方人本来私人空间就大,渴望交流所以不在乎。东方人集体生活过久了会有两种态度:更多隐私和干脆裸奔。 别人怎么想我无从揣测,但我肯定不是奔放的型儿。鉴于 Facebook 完成了所有政府想做而做不了的事 —— 网络实名制,我认定其邪恶。亚洲人的私人空间很小,平时的生活已经给各种人际关系搞得喘不过气来,在网络上匿名说几句话对我们的健康就显得相当相当重要。据说在没有伟大的墙的日本,人们能上 Facebook 但就是不尿它。




夏洛克》 - 上个月看了第一集,这个月补了第二第三集,故事没完。接下来,它拍不下去我也看不下去了。又是一个偏执狂的故事,如同豪斯医生,如同谢耳朵。这个世界似乎给主角们施加了太多的压力,让他们必须成功,否则就啥也不是,于是他们变成了讨厌的偏执狂。很多女人说这类天才很性感,我不知道,但我更喜欢此类片中的配角 —— 豪斯医生的好友威尔森就是个地道的好人,谢耳朵的室友莱纳德也是个很够意思的朋友,更别说福尔摩斯的搭档华生医生了。配角更有人情味儿,或许作者就是把自己人性的一部分投注在配角身上 —— 当创造出一个“超我”的人物,必须用“本我”和“自我”与其比较,将其平衡,否则天平倾塌一切都不可挽回。这样的把戏看多了有些“神秘疲劳”,而且片中的推理又不怎么引人入胜,停了就停了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