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6日星期二

写实电影

上个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电影----用它来记录时代真是再好不过了。

Dreamworks 的片子很少让我失望,因为这个片头,两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我坚持了下来:


直到看到了片尾著名的 E.T. 画面我才知道本片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


片名《慕尼黑》讲述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11名运动员被阿拉伯恐怖分子劫持杀害后,以色列特工报复的故事。仇杀的结果激起更多的仇杀,怨怨相报何时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可圈点之处不多:

1、好莱坞大俗套:当杀手表现心软,动摇,他离死就不远了。该片连续三次套用了这个公式,每个被杀的杀手死前几天都有表示忏悔意向的情节。这么巧?

2、第一个死掉的杀手是在近来热播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罗马》中扮演凯撒的那个。两片拍摄于同一年,在《罗马》中我觉得他不像个无敌统帅独裁帝王,而在本片中我觉得他又不像个杀手。人不可貌相呀。

3、在希腊的那一幕,线人或有意或无意把几个不同的恐怖组织的杀手安排在同一间屋住宿。黑色幽默。

该片让我想到了也是在同一年的另一部电影《立见天国》只有一个半小时,作为写实电影我感觉比《慕尼黑》好多了。《慕尼黑》的主角是以色列杀手,而《立见天国》却说的是两个巴勒斯坦的人肉炸弹的幸福生活。

“没有抽象的隐喻、没有花哨的镜头、没有深刻的台词”,甚至就连暴力血腥的镜头也一个都没有。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性,平凡的对白,那些新闻中被妖魔化的恐怖分子似乎和我们没什么大不同。似乎只有两样东西他们比我们看得更不可或缺:净水器和信仰。

转一篇豆瓣上同好的观后感,作为对这部电影的礼赞。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38569/

  这是一部现实性很强的片子,逻辑和人物关系简单,情节也不复杂。没有抽象的隐喻、没有花哨的镜头、没有深刻的台词。只有一些细节,透露出导演对生存价值和信仰问题的思辩。
  
  第一个细节,是Khule在出发前录制誓词时对着镜头几次都没录好,最后他突然插了一句:妈妈,有个牌子的过滤器很便宜,在某商店可以买到。这句话和他拿着枪披着抵抗运动旗帜的样子,对比鲜明。这个一心想成为民族英雄,把自己的海报帖满街头的人,其实只是一个最最平常的,甚至有些童稚的青年而已。最后我们发现,那些诸如信仰、为真主而战的说辞,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决了。他依然珍视他的生命。
  
  第二个细节,是曾经的抵抗运动传奇领袖的孙女和到便利店的时候,看到叛徒被处决之前的坦白和人体炸弹们出发前的誓词,被放在一起出售,而价格竟然是相同的。之后,Said说出他父亲是叛徒这件事。而Said之所以要去做人体炸弹,其实和他父亲作为叛徒被处决有很大的关系。他想的远比Khule复杂许多。所谓的信仰,其实一直是Said拿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的工具,他对父亲的死始终耿耿于怀,他无非是不愿走父亲从前的路。叛徒或者牺牲,他觉得他只能在两者之间选择。
  
  第三个细节,是Said第一次到了以色列,他本来想走上一两满员的公共汽车,然后拉响炸弹,可是当看到车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他犹豫了,那只是短短一瞬,却又无比漫长,然后他摇摇头放弃了。从那个镜头,丝毫看不出Said对以色列人的仇恨来,他并不是为了仇恨而引爆自己。
  
  第四个细节,是最后Said的那个眼神。Said有典型的中东人的外貌,特别是深陷在眉毛阴影里的眼睛,使得他的眼神一直迷离又伤感。而最后,那个眼神的特写和其他镜头的交错,再是最后的一片惨白,呼应了之前Khule问Said的一句话:“我们临死以前,是不是一切都会重新在眼前闪现?”
  
  Said和Khule都曾自愿走向死亡。对这个死亡,不同的人定义不同。Khule觉得是英雄壮举,Said觉得是除了做叛徒外的唯一选择,抵抗运动的领导人觉得是组织对以色列的报复,前抵抗运动传奇人物的孙女却觉得是把状态变得更糟糕的白白的牺牲……
  
  值得或者不值得,导演的镜头始终是冷静的,他告诉你他内心的挣扎,却不会把他的价值判断强加于你。
  在最后没有音乐映衬的字幕出现的时候,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对这次“死亡”有自己的判断了吧。

2006-04-16 19:57:38   来自: coralvia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