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Like A Rolling Stone

今天打开 iTunes 的时候,看到了这个:



貌似是个 Bob Dylan 的传记片。在 imdb 上近三千人投票的评分居然有 8.6 之高。一定要找来看看了。

大学时代有一年,同寝室的一个朋克青年借给我盘磁带,好象是叫 《The Best of Bob Dylan》 。翻来覆去地听,坐车的时候听,去自修的路上听,晚上躺在床上听,直到几乎每句话不管听懂听不懂都差不多能背下来。后来看了点美国当代史才知道,这个鲍勃迪伦代表了半个世纪前的那个时代。

顺便一说,此人还活着,只是老得不行了,投到 Sony 旗下,继续以摇滚叛逆的旗帜,为出版业的繁荣,为全球化的进程做贡献。如同满大街可见印有切格瓦拉的 T-Shirt、书包、帽子、围巾、牛仔裤、手机挂件...... 这叫做与时俱进。时代已经终结而生活还要继续。

再顺便一说,那盘磁带后来我还给了朋克青年本人。在之后的某次排练录音中,不小心把拿错带子把这盘经典的给洗了。我找遍上海所有正版盗版店都找不到这个叫迪伦的一点点东西,于是在那还是电话线拨号上网的上世纪,在BT出现以前,我学会了不下 10 种 P2P 软件。有时数小时的等待,只为了一首5分钟的歌曲,其中肯定包括下面的这首。

刚才一看到影片的片名,我马上就想到了这歌。太熟了,里面的每句歌词都被无数人引用过,尤其标为红色的那句,初听级具震撼效应,煽动着一代又一代身处社会边缘的愤青们释放出一无所有者惊人的破坏力。









Like A Rolling Stone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You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
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 you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 out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for your next m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Youve gone to the finest school all right, miss lonely
But you know you only used to get juiced in it
And nobody has ever taught you how to live on the street
And now you find out youre gonna have to get used to it
You said youd never compromise
With the mystery tramp, but now you realize
Hes not selling any alibis
As you stare into the vacuum of his eyes
And ask him do you want to make a d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You never turned around to see the frowns on the jugglers and the clowns
When they all come down and did tricks for you
You never understood that it aint no good
You shouldnt let other people get your kicks for you
You used to ride on the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
Who carried on his shoulder a siamese cat
Aint it hard when you discover that
He really wasnt where its at
After he took from you everything he could st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Princess on the steeple and all the pretty people
Theyre drinkin, thinkin that they got it made
Exchanging all kinds of precious gifts and things
But youd better lift your diamond ring, youd better pawn it babe
You used to be so amused
At napoleon in rags and the language that he used
Go to him now, he calls you, you cant refuse
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Youre invisible now, you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转贴] 纪念王小波

还在上学的时候,得人推荐读了几本王小波。后来的几年里忍不住又重读了几遍,迷恋程度快赶上小时候读金庸的武打书了。在这个中文极度没落的年代,如果不是还有这么几个思想闪闪发光的作者,真不知道学了几千个汉字干啥用的。

去年春天离开工作了四年半的东家,写的离职信被人发到了网上,在 google 上搜索我的中文名就能找到。有朋友说,这文体看着像小波的。谬赞,不胜惶恐而心中窃喜。如能把我和他归为一类将是我毕生的荣幸。

三个月前,王小波十年祭,很多人的 blog 上发了纪念他的文章,我一篇篇的都看完了。四一的这篇,真正打动了我,尤其是结尾的那句。转帖并注明出处以膜拜之:

http://www.bullog.cn/blogs/siyi/archives/43001.aspx


纪念王小波

少年时候,我运气很不好,经常遇到像烈士一样的性伙伴。你一进去她就闭上眼睛,死死地忍着,一声不吭地忍着,手紧紧抓住床单,表情仿佛渣滓洞里的江姐。如果超过5分钟,她就要问:“你好久才射”?或者问:“怎么还不射”?甚至问:“你已经射了哇?”这时候再有教养的我都忍不住要在心里骂:“射你妈个铲铲,这样能射出来吗?”

直到1997年,我才发现,有一个人的作品可以解决这种性交的吊诡问题。那就是王小波。如果每个烈士般的性伴侣都能读一下王小波,那么她们的表情将不再僵硬,思想犹如解开奶罩的奶子一样自由自在,而整个身体,也会第一次充满湿润。

1997年,我读大三,在学校的盗版书摊上乱翻,正好翻到《青铜时代》,一翻就翻到龟头,再翻又翻到乳房,看周围没有熟人,马上买回去,以为是打手虫的好素材。当然我错了。

即使充满错别字,这本盗版小说仍然让我一口气读完,然后发现世界上原来真的还有比查良庸更牛逼的小说家,并且从此放弃写武打小说的念头,转而开始严肃小说创作。我第一篇小说《模范人物》就是读了王小波后的习作,现在看来,成绩依然还不算坏。

在1997年,王小波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趣味。我从此不再希望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能上《故事会》的头版,也不再在清晨跑到操场上去朗诵《文化苦旅》。我丫变了。眼睛出现血丝,腋窝有了味道,雀雀无端勃起,下巴上甚至开始长胡子。

王小波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肆无忌惮的措辞,天生丽质的幽默感,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有灵性的少年的心。他们会很快坠入他的风格中去,模仿他的所有调调,除了不可能长得那么丑外,什么都学。我记得有阵子网上很出了些刻意模仿王小波的小傻蛋们,似乎还结成了春春粉丝团一样的联盟。但这些人注定将迅速消失,并且不比牙屑里的一丝青菜更有价值。因为他们学的是皮毛,而不是精神。进一步说,他们也只能学皮毛——没有王小波的阅历、知识与智慧,就算学会了他所有在文字上耍流氓的技巧,又有何用?

什么是王小波的精神?我不是文论家,不能归纳,但我可以说一些不是他精神的东西,以便你们猜想我对他精神的定义。顺便说下,我使用的这种方法,是很高档的柏格森式的定义方法:要说一个东西是什么,先说它不是什么。

对我而言,王小波不是死板,他终身厌恶死板,崇拜乐趣。在梁启超之后,他是第二个将乐趣说得如此透彻而富有吸引力的人物。(梁启超一生演讲中多次专门讲学问的趣味,人生的趣味,也讲得非常好)

王小波不是专制。他宁肯在小说中用过于直白的手法去影射专制,造成艺术性下降,都不愿放弃每一次恶毒攻击专政的机会。

王小波不是正经。他爱说笑,有时沉溺于自己的语言游戏中不能自拔。从文字来看,他显然不是第一流的,特别对小说而言。最近重读时代三部曲,有些地方实在罗嗦得令人发指。

王小波不是平面。他一直在抵抗作为螺丝钉的个人命运,如同其小说情节,他永远都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可以南可以北,可以苍可以黄,就是不肯有一个中心。

王小波不是前卫。相反,他核心的价值观属于现代而不是后现代,当然,这个现代更接近西方而不是东方。因为在他看来,东方的大部分也许还没有进入现代。

就个人趣味而言,我对王小波杂文的佩服更超过其小说。在思想萎缩的猥琐当代,王小波的创作让中国杂文的档次至少从县份卡拉OK的水准提高到了亚洲音乐节的水准。他犹如农民领袖一样揭竿而起,所到之处,大地全都为之一新,说是当代思想界的陈涉也毫不为过。(原谅我再次借用梁启超的熟语)

所有王小波的杂文里,我最喜欢的是《思维的乐趣》、《沉默的大多数》、《智慧与国学》。第一篇凝聚了他所有价值观的核心,或许也是他以及我们所有人创作的动力。第二篇在哑巴一样的90年代中国,犹如希伯莱的先知宣言,只不过这宣言并非对未来的预言,而是对过去和现在的断言。第三篇则是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对所谓国学的第一次饱含挑衅的理性审视,观点相当犀利尖锐,极有破坏力,不过也有些武断和笼统。但在盒饭丹和舵手中天横行的今天,读一读《智慧与国学》,也许依然有用,起码可以帮助你把打进血管的鸡血再抽出来。

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无疑将占领重要的一席,至少比王朔更重要。同样耍流氓,王小波的深度和力度远胜后者。王小波并非为了耍流氓而耍流氓,也并非为了自己而耍流氓,他的耍流氓只是一种方法,而王朔的耍流氓却常常沦为一种姿态。此外,二者的积淀也大不相同。王朔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都比较单薄,写几部就枯了,只好绕口令式地耍嘴皮子,一再重复自己,或者干脆胡说八道,弄成一个科学算命家的半仙嘴脸。我经常想,王小波的天才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先凋了,否则也许还能写出远比时代三部曲优秀,真正能触碰到伟大的作品。早死的真不应该是王小波,早死的应该是王朔。如果这样,王小波可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奇,而王朔也能以一个美好的小杂种形象,在我们的回忆里定格。

明天是王小波去世10周年忌日,写一些不成片段的文字以纪念,这也许不符合他的杂文思维,但符合他的小说观:自由就是在零散中指向中心,生存的全部意义只是一种嘲弄,而悲悯与爱亦在其中。


2007年7月16日星期一

苹果何罪

该死的苹果无线接入器不工作了,苹果的技术支持让我去更新固件,寄给我一个链接,我却死活上不去。

这时正常的思路是,拿起电话重拨那个 800 号,继续对可怜的技术支持抱怨投诉。好在多年的修养告诉我,责人先责己恕己先恕人,转念一想没准不是他们的错,苹果的技术员要是苯到连 Copy Paste 都出错也活不到今天,吃个苹果就能把自己噎死了。于是祭出我的 proxy 大法,找了个欧洲服务器,同样的 IP 地址,几秒钟页面就出来了:



好漂亮的 iPhone ,她得罪了谁,居然给 GFW 拒之门外?

明慧网被封是因为反动,文学城不能去是因为不仅反动而且黄色,我挂在 blogspot 上的这个博客时断时续是因为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也在上面写博客而 google 居然不主动清理门户,方舟子的新语丝被封多年不仅有历史遗留原因也与他本人与“主流学术界”意见相左有关,一些代码开源的网站上不去是因为我们国家某些人开发的“麒麟操作系统” 98% 抄袭自此又不想让国人看到原本......

顺着这个思路,iPhone 如火如荼之际苹果的官方网站国内不能访问的原因大概就能猜出来了:她太漂亮了,以至于可能断了某些国内竞争者的财路?或者国内某大学某厂商的研究成果和她“不谋而合”? ... 谣言始于封闭。

国外也有恨 iPhone 的,但人家不会苯到用堵嘴的方式。恶搞,有创意的恶搞,幽默的力量远胜不让他人说话的长城。以下广告出自恶搞人之手名为:万能的 iPhone,糟糕的电话

2007年7月12日星期四

[转贴] 你可曾知道?



从前是否知道这些并不重要,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人们迟早会知道。

关键是知道了后,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2007年7月7日星期六

口齿不清的下场

几年前一首《七里香》用不动原声仅改字幕的方法搞成了《骑李湘》。这首《千里之外》被翻唱成了《欠我十块》



嘿嘿

2007年7月5日星期四

闺怨

在杭州培训,一连好几天比上班还累,只有晚上吃晚饭可以有机会出来逛逛。初夏的西湖,不到农历六月中,荷花含苞待放,还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气象。即便有也看不见,游湖的时候天都黑了。

忽然想起一首唐诗,回宾馆后上网一查才知道是王昌龄所作: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在网上居然排名八大淫诗之二,且有人说淫就淫在“杨柳色”三个字上。我初时不解其意,今天到了西湖看到夜色下千株垂柳,终于恍然大悟。漫步西湖岸边,微风徐徐,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处,对对鸳鸯缠绵悱恻。原来千载之上,王昌龄描写的是这个景象呀。

联想几天前读到四一的旧文《电影之儿童不宜》,这杨柳色中依稀有些红杏之影。




2007年7月2日星期一

因果的思辨

处于这个资讯爆棚的年代,人们更乐意接受一些简单直观的东西,所以内在不如外在,好用不如好看。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多年以前,那时的人们可能还有点无聊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些深奥的东西,比方说逻辑学。

村上春树是一个不以文字优美见长的作家(起码我看过两岸两个版本的翻译,都没读出诗的韵味),可他却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而故事的生动程度和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成正比。晚生五六年的话,我肯定不会在上大学的时候看小说,那么多图片影碟御姐罗莉都看不过来,哪有闲功夫去看什么文字。现在工作忙了就更是如此,只有在临睡前的半个小时,才会捡起尘封已久的小说装模作样读上那么一段。昨天读到的是《寻羊历险记》中“沙丁鱼的诞生”:



  "对了,要讲一下猫的事。"我解围道。
  "多可爱的猫啊!"司机如释重负他说。
  其实猫决不可爱,甚至莫如说处于可爱的对立面。毛像磨损的地毯一样沙沙拉拉, 尾巴尖弯成60度角,牙齿发黄,右眼3年前受伤仍不住流脓,如今几乎已开始丧失视力,能否认清是运动鞋还是马铃薯都是疑问。脚掌如同干硬干硬的水泡,耳朵宿命般地附有耳虱,由于年纪的关系每天要放20个屁。它像放在下坡路上的保龄球沿着70年代后半期的斜坡迅速跌向深谷。况且连名字也没有一个。我不清楚没有名字这点是会减少猫的悲剧性还是相反。
  "乖乖!"司机向猫说道,但毕竟没有伸手,"叫什么名字呢?"
  "没有名字。"
  "那么平时怎么称呼呢?"
  "不称呼。"我说,"只是存在。"
  "问题是它并非一动不动,而是由意志驱动的吧?由意志驱动的东西没有名字,总觉得有些奇怪。"
  "沙丁鱼也受意志驱动,可谁也没给它取名字嘛!"
  "可沙丁鱼同人之间没有情感交流,况且叫名字它也理解不了。当然喽,取名是人的自由。"
  "你的意思是说,可以同人进行情感交流且有听辨能力的动物是具有被赋予名字的资格的,是吧?"
  "是那么回事。"司机自以为是地点几下头,"如何,我随便给取个名字可以么?"
  "完全可以。取什么名字?"
  "沙了鱼怎么样?因为这以前它等于被作为沙丁鱼来对待的。"
  "不坏。"我说。
  "是不坏吧?"司机露出得意。
  "你看呢?"我问女友。
  "不坏。"她也赞成,"天造地设似的。"
  "沙丁鱼在此!"我说。
  "沙丁鱼,过来!"司机抱过猫。猫怯生生地咬司机手指,继而放了个屁。
  司机开车把我们送去机场。猫在助手席上老老实实蹲着,不时放屁,这从司机不时开一下窗户即可知道。路上我提醒他如何关照猫——掏耳方法、出售粪便除臭剂的商店、投食量等等。
  "请您放心,"司机说,"注意爱护就是,毕竟是我给它命名的嘛。"
  路面空得很,车如产卵期溯流而上的大马哈鱼向机场一路疾驰。
  "为什么船有名,而飞机没名呢?"我问司机,"为什么只叫971航班或326航班,而不分别命名为'铃兰号'或'雏菊号'什么的呢?"
  "肯定与船相比数量大多的缘故,大批量生产的玩意儿。"
  "是吗?船也算大批量生产的么,数量比飞机还多。"
  "不过,"司机停顿数秒,"作为现实问题,东京城里的公共汽车也是不可能一一命名的。"
  "公共汽车要是一一命名该多有意思!"女友插进来。
  "但那样一来,乘客岂不是要挑肥拣瘦?比如从新宿去千驮谷,要乘'羚羊号'而不坐'骡子号'。"司机说。
  "你说怎么样?"我问女友。
  "的确,是没人坐'骡子号'。"女友回答。
  "那一来'骡子号'司机就可怜了。"司机做司机式发言,"而'骡子号'司机是没有罪过的。"
  "是的是的。"我说。
  "是啊,"女友说,"可'羚羊号'仍是可以乘的。"
  "喏,"司机说,"问题就在这里。船所以有名字,是大批量生产之前约定俗成沿袭下来的。原理上同给马取名是一回事。所以,当做马来使用的飞机就是自有其名号的。例如'圣路易之魂'和'快乐的爱诺拉'等等,显然有意识交流在里边。"
  "就是说是因为根本上是属于有生命的喽?"
  "正是。"
  "那么,目的性这东西对于名字是次要因素?"
  "是的。仅有目的性用番号即可,就像犹太人在奥施维茨被干掉那样。"
  "果然。"我说,"那是就名字的根本在于生命的意识交流作业这一前提而言。为什么车站和棒球场有名字呢?尽管不是生命体?"
  "车站没有名字不好办的嘛!"
  "所以希望你不是从目的而是从原理上加以说明。"
  司机认真沉思起来,以致没注意信号变绿,后面紧跟的露营车改装的"王牌"按响模仿《荒野七人》序曲的喇叭。
  "大概没有互换性的缘故吧。比方新宿站只有一个,不能同涩谷站相替换——无互换性和非大批量生产。归结为这两点如何?"司机说。
  "要是新宿站在江古田多好玩!"女友道。
  "新宿站在江古田,就是江古田站。"司机反驳。
  "可要是小田急线也一起带去呢?"
  "话说回来吧,"我说,"假如车站具有互换性会怎么样呢?假如——我是说假如——国营电气列车站统统是大批量生产的折叠式,故而新宿站同东京站可以整个替换的话呢?"
  "简单:在新宿就是新宿站,在东京就是东京站。"
  "既然如此,名字就不是附属于物体,而是附属于作用的。这不还是目的性吗?"
  司机沉默下来。但这次沉默没那么长。
  "我忽然心想,"司机道,"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些东西多少投以温和的目光呢?"
  "你意思是?"
  "就是说,城镇啦公园啦道路啦车站啦棒球场啦电影院啦全都有名字——作为它们固定于地面的代价而被赋予名字。"
  新见解。
  "那么,"我说,"假定我完全放弃意识而牢牢固定化于某处,我怕也会得到像模像样的名字吧?"
  司机瞥一眼我映在后视镜中的脸。眼神充满狐疑,仿佛在说莫非哪里设有圈套。"固定化?"
  "如冷冻起来等等。像森林里的睡美人那样。"
  "你不是已经有名字了么?"
  "是啊,"我说,"忘了。"



文中逻辑如下:

定理1:受意志驱动 -〉应该有名字
反例:沙丁鱼有意识没名字,故定理1不成立

定理2:同人之间没有情感交流 -〉有名字
暂且认可

提问:为什么船有名字而飞机没有?
定理3:批量生产的东西没有名字
反例:船也是批量生产且比飞机多,故定理3不成立

定理3a:大批量生产之前约定俗成 -〉有名字
由定理3a佐证定理2:感情交流 -〉命名的理由

推论4:目的性对于名字是次要的 (如果定理2成立,感情交流是产生名字的主要因素)
反例:车站和球场的名字是以目的性为主,所以推论4不成立。

定理5(修正定理2):无互换性和非大批量生产 -> 有名字

多次假设,多次反证法推翻,重新假设直至不能推翻。村上的逻辑思考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科学大都是建立在这种思考的基础上的,如胡适之老先生所言: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然而,要找出事物之间的真正关系,光靠统计学是不够的。时间A和B几乎同时发生,是A导致了B还是B导致了A,还是某个其它因素同时导致了A和B,或者它俩之间毫无关系,这个可能就是统计学回答不了的。某沙皇发现他治下的某省发生瘟疫的事件和该地区医生人数的增多同时发生,他由此认定是医生导致了瘟疫,于是下令杀掉所有医生。这就是统计学加武断猜想得出的结果。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赌徒身上,不管是赌马的,赌彩票的,炒股的,他们在研究了过往的案例后,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无非就是某种情况伴随另一种情况同时发生,因此两者间必然有联系。听信此种理论的结果,我不说大家大概也能猜到。

说服他人最容易的办法就是举出很多有利论点的统计资料,管它真的假的,数字谁都会编。所以人说:骗子有三种 ---- 骗子,可恶的骗子,统计学家

什么是科学的思考?很多干了一辈子科研工作的人至今还不明白如何判断真伪,他们学到的只是知识,不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