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邮差

互联网领域的绝顶聪明的人,长年累月不间断地和垃圾邮件斗争,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智能查找筛选系统。目前的战况是,微软公布统计数字说在所有电子邮件中仅 3% 的是有用的,剩下的全是垃圾。如同目前金融体系里的诸多问题,我不认为自己的智力堪舆匹敌那些专业天才,但我不想放弃思考的乐趣。

对于一条信息“有用”的定义是相对的:垃圾广告接收方认为无用而发送方认为有用,那么这条信息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呢?很久很久以前,最早的邮政系统中,邮费是由接受方支付的,于是有个这个笑话:

一天,海涅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封很重的欠邮资的信。他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大捆包装纸,里面附着一张小纸条:“我很好,你放心吧。你的梅厄。”
  
几天后,梅厄也收到海涅寄去的一包很重的欠资包裹。他领取这包裹时不得不付出一大笔现金。原来里面装的是一块石头,也附有一张纸条:“亲爱的梅厄,当我知道你很好时,我心里这块石头也就落地了。”


那时的包裹信件由接收方付费,理由大概有:
1、公众对于邮政系统信任度不够,怀疑邮局偷懒,所以信没送到不付钱。
2、对比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接收方得到了信息是受益方,理应由接收方付费。

这种游戏规则下,一旦出现垃圾邮件会怎样呢?广告发放者成本为零,他们可以任意发送无限量的邮件。而受害的一般是收件人或邮局。要么是收件人被骚扰的同时还白花钱(如海涅和梅厄那样),要么是邮差白跑一趟。如同下面这个例子:

相传1840年,在英国一个偏僻的乡村里,有一位名叫艾丽丝·布朗的姑娘收到一封远方来信。他看了看信封,便对送信人说: “对不起,我没钱收信,请退回吧。”于是,送信人与这位姑娘发生了争执。这时,一位绅士罗兰·希尔散步过来,见此情景,为姑娘代付了邮费。姑娘对绅土说: “我家里很穷,付不起邮费。哥哥出远门做工时,我们事先约好,如果他平安无事,就在信封上画个圆圈。刚才我已经看到了信封上标记,就不必付钱取信了。”

事后,罗兰·希尔向政府建议:由寄信人购买一张凭据贴在信封上,以示邮资已付。英国政府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1840年5月6日由罗兰,希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枚邮资凭据即邮票在英国诞生,并迅速被各国邮政机构广泛采用了。


邮局是公共机构,在和个人的对抗中一般处于强势。面对可能亏损的危险,规避风险的方法就是把由收信人付费改为发信人付费。这个游戏规则的变化,无心插柳地降低了垃圾邮件的数量。虽然广告投递者依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骚扰他人,但他们自身需要支付的成本大大增加了。

再后来有了有线电报,无线电报,有限电话,无线电话。基本也采用了同样的收费模式 -- 通信的发起方付费。当然也有特例,比方说从前 AT&T 的长途电话是可以要求对方付费的,接线员会先问对方是否同意,同意了才接通否则就掐断。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现在在淘宝上买东西后叫快递:买卖双方有了充分的沟通后,接收方对送过来的货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也就确保了其愿意付快递费。

到了互联网时代,通信的成本再次被降低。电子邮件这种一点对多点,异步通信方式的成本几乎为零。这下麻烦了,任何人很容易就写一个程序穷举所有收件人地址,拼命发送他认为别人应该知道的信息,比方说某某产品有多么好,或者某某政治观点是多么有道理,或者某某组织是多么的需要帮助,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对这种流氓行径,技术上几乎没有办法根治,聪明人尝试过很多技术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敏感词过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语里也早就有了火星文,看现在的英文垃圾邮件里,很多词的拼法都不标准或使用字形相近的符号,反正就是人能看懂机器看不懂的文字。

2、群发邮件过滤,也就是如果一封邮件的收件人数过多,那么很可能是一封垃圾信。误判且不说,这种方法的反制发也特简单 -- 一封拆成多封,给每个垃圾邮件的接收者单独一封信。

3、将已知垃圾邮件的发送者列入黑名单。首先这种方法也容易冤枉好人,其次对于真正的垃圾邮件发送者来说,换个地址真是举手之劳。甚至比举手更简单,因为 SMTP 协议默认好似不用验证发件人的,就像街头的邮箱,它才不用认识你投信人是谁呢。垃圾投放者完全可以发一封信换一个地址,让过滤器永远来不及封它。

作了这么多年的技术,我日益感到技术层面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法律层面上、道德层面上、管理层面上的、利益层面上的问题,虽然也会映射到技术层面,但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在高层而不是底层的技术。盗版和反盗版的斗争就是一例,苹果的网上音乐商店最近放弃了 DRM 技术,转而向开发商业模式方面努力。好吧,回到垃圾邮件的问题上,这里面的利益不平衡是明摆着的:

广告商作为商业运作必要环节之一本来应该花钱的却没有花钱,他们赚了。
邮件服务提供商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信息,他们的成本始终在增加,他们亏了。
邮件接收方被垃圾邮件骚扰,浪费了时间,也是利益受害者。

更高层面上可能的解决方法:

1、网络实名,任何信息投递者必须先经过身份确认才能发送信息。这是个非常糟糕的主意,因为它触犯了更高一层的准则,即信息自由和隐私保护。这样的方案会被群起而攻之,人们宁可牺牲被垃圾邮件骚扰的时间和邮件服务器的效率也不愿失去言论自由和隐私。至少我对这个方案相当反感。

2、回归原始的有偿发送。让投放垃圾邮件的人付出代价,至少提高他们的成本。这里面有很多实施上的细节可以斟酌:
1)互联网是分布式的,而且没有地理限制。发信人可以选择任何邮件服务,只要从某台服务器发信比其它更便宜。这么一来就必须统一收费标准,这很难,竞争会促使降价以致最终免费。比较现实一点的方法是在保留现有邮件网络的基础上,另建一个平行的,收费的邮件网络。加入这个新网络的收件人可以免受(或者较少受)垃圾邮件的骚扰。新邮件网络可以往旧网络发信而反之不可。
2) 邮件服务商垄断收入这在道德上是有风险的。当他们的收入远大于其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就是对另外两方(收发的两方都是用户)的侵害。这种不平衡的商业模式也是很难维持的。所以应该把利益分配出来。我的设想是,发信人发了信交了钱,如果收信人确认邮件信息有用,则退还邮费给发信人;如果收信人确认邮件信息无用,则将邮费转给收信人,作为对其遭受骚扰的补偿;如果收信人没有答复,则邮资(暂且)由邮件服务商保管。

一时兴起,就想到这么多,先写下来,以后有空再慢慢想。拍脑袋想出来的游戏规则没有经过实践一定是漏洞百出,在这一点上我比构思出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他老人家差远了,所以权当是自己的脑筋体操。

谈到理想中的生活,有朋友说想开花店,有朋友说想开书店,还有说想白天给《国家地理》摄影,晚上给《花花公子》拍照。和菜头一年半前的一篇命题作文说他想当邮差,这也是个很浪漫的选择。



听听 Beatles 的老歌《Please Mr.Postman》



想像中的邮递员传播思念、情感、幸福,真是个天使般的职业。

2 条评论:

Freeman 说...

你写的还是抄的阿?太长了;)

geoxia 说...

要抄的话我肯定挑好一点的抄,这篇的作者太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