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

舆情

邓玉娇的获释不能不说是网络舆论的胜利。虽说是皆大欢喜,和菜头尘埃落定说玉娇以及爱枣报吃了一只苍蝇的邓玉娇这样的评论不能不让人心生警惕。—— 强权可以向舆论妥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两者都可以影响判决,那么法律在哪里?

很多年以前,我看过一部达斯丁·霍夫曼和约翰·屈夫塔电影《小镇疯情/Mad City》。以下内容是我看着剧照对影片的回忆,遗漏是免不了的,添油加醋也是应该的,记错了的更是家常便饭。



约翰·屈夫塔是个退伍军人,在小镇的博物馆当保安。博物馆要减少支出(当然在美国纳税人有权要求政府裁减公务员),馆长必须在约翰和另一个保安里选择一个裁掉,而另一个保安是黑人,(了解西方社会且明白“政治正确”这个词的人当然知道,千万别动黑人、同性恋等弱势群体,不然麻烦大了),所以馆长就把约翰裁了。没受多少教育又无一技之长,走投无路的约翰去找馆长谈判却遭回避,头脑发热就把来参观的一群孩子劫持了,就为讨个说法。警察随机包围了博物馆,劫匪、人质、警察、对峙、围观群众。

达斯丁·霍夫曼是个有才华但不得志的电视台记者,被贬到这个小镇心有不甘。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事件的新闻价值,遂开始了对当事人的采访。整个过程非常戏剧性:

达斯丁内心是站在约翰这边的,也希望帮他脱罪,所以报道偏向约翰的苦难经历:穷人、没受过高等教育,为国家服务后又回到社会打拼,失业后生活无保障,还要照顾家人... 经过电视的报道,很快民调显示半数以上的小镇居民同情劫匪。

而同行的竞争者为求收视率会从反面报道,如被劫匪误伤的另一个保安及其家人,如被劫持的孩子们家长焦急的情绪,如劫匪从前生活中对他不利的小事... 很快民调又翻了过来,人们开始讨厌 Loser 约翰,认为他咎由自取。

达斯丁不愧是引导舆论的专家,善于把握群众心理。他教了劫匪很多赢得民心的技巧,比如这种访谈形式,让大家又觉得劫匪其实是个老实善良的人。总之他又成功的翻转了民意。



新闻界的对手也不差,类似的技巧又把民意翻转了过去。期间来来回回多少次我早记不清了,总之民众就像傻子一样被媒体来回操纵着。达斯丁警告约翰一定要挺住:你的命掌握在民意手里 —— 当他们不再支持你的时候,警察就可以击毙你了。后来的结果... 记不清了。

============ 想不起结尾的分割线 ============

一部这样让我印象深刻的片子,IMDB上居然只有 6.1 分。还好那时候我还不知道 IMDB,不然以我现在 7 分以下不看的标准,这部好片子就错过了。

顺便一提,此前我还看过另一部霍夫曼更老的电影《英雄/Hero》 ,也只有区区 6.3 分。主题是如何塑造一个英雄,也关于是媒体和公众。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却好像揭开了不该揭的盖子。如同那个喊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一样,招人讨厌。

2 条评论:

Freeman 说...

新闻,历史都是主观的东西,接受者可以被引导.这也是为什么历史被少数人主导的真正原因..

最近有偷懒么?

geoxia 说...

被你抓到了,的确忙于工作琐事无暇日记,发牢骚也基本去饭否,字数控制在 140 以内。另外,翻墙出来也很麻烦,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