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和恐怖主义终究是不能使历史洪流逆行的,可是,却足以使历史停滞。
说这话的
杨威利,最终还是死于地球教的暗杀。但那毕竟是个虚构人物。
据说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主张暗杀改变历史的。做学问的搞暗杀都和只会刀枪炸弹的粗人不一样,蔡先生玩的是化学毒剂加美女。如果这个还只是传闻的话,那么同为同盟会干部的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就确有其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 当年的汪精卫还是很帅的,张发财八卦说他是少帅张学良年轻时的偶像,虽然后来汪张和梅兰芳周恩来并称民国四美男。报应在二十五年后国民党开会拍集体照,汪被人行刺中了三弹,幸亏张学良一脚踢掉了刺客的枪救了偶像一命。汪某早年留学日本,日本的暗杀文化多少对他有点影响。在日本政坛暗杀一直就是传统保留节目:《浪客剑心》里提到的幕府末期明治初年的事就不说了,从末代沙皇尼古拉访日遇刺,到李鸿章马关挨枪,再到张大帅皇姑屯被炸,从战前的犬养毅首相,到战后的岸信介首相...谁能说这些事件没有影响历史呢?
我正在玩 UBI Soft 的《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 PC 版,这是 PSP 版《刺客信条:血线/Assassin's Creed: Bloodlines》的前作。后者我去年已通关,和前作相比有点狗尾。
游戏的开头说:本游戏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启发。刺客一词的英语 Assassin 来源于中世纪中东的伊斯兰阿萨辛教派,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提到的“山中老人”霍山(哈桑)让十字军各公国丧胆的暗杀团。上网一查,找到了
《山中老人》的词条。
一、 山中老人与明教圣火令武功
借用书中人物之口倒叙往事,是金庸擅长的笔法之一。《倚天屠龙记》30回中,谢逊转述波斯圣女黛绮丝及波斯明教的历史恩怨 。这是一个许多人颇有兴趣的话题,关于金庸笔下的明教与历史上的明教、“山中老人”霍山的历史,已有很多短文提及,但程度上仍未深入。
“山中老人”霍山的故事,金庸不但在《倚天屠龙记》中有记叙,在《射雕英雄传》书后所附的《成吉思汗家族》一文的注19也有谈到,注释颇为详细,即关于“山中老人”、暗杀派与木剌夷教派的历史。霍山本名哈桑•本•萨巴(al-Hasan b. al-Sabbah),是波斯籍的突厥人。他开创了著名的阿萨辛派,以严密的恐怖活动对付政敌。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教派和听到“山中老人”,倒不是通过谢逊等明教诸人。事实上,即使真有黛绮丝等人,她说的关于山中老人的故事蒙古人也早已知道了。
蒙古崛起之后,灭花剌子模(据金庸说实际上是灭在郭靖手里),势力及于中亚河中地区。但蒙古在当地尚未建立足够强大的霸权,蒙古行旅商人屡屡遭到阿萨辛派的劫掠。蒙古人称他们为“木剌夷”(Mura'i),这是该派的俗称,意思是“假道学” 。
历史上的阿萨辛派是伊斯兰教世界的异端,既反对主流的逊尼派,也与其所属什叶派的其他教派大大有别,因此基本处于秘密组织状态。也因此在很长久的时间里,众多君主对他们束手无策,但最终被旭烈兀率领的第二次西征的十万蒙古大军夷灭 。
《倚天屠龙记》32回:
张无忌突然横腿疾扫,卷起地下大片积雪,猛向四侠洒了过去。这一招圣火令上的怪招,本来是山中老人霍山杀人越货之用。他于未曾创教立派之时,惯常在波斯沙漠中打劫行商,见有商队远远行来,便坐地捶胸,呼天抢地的哭号,众行商自必过去探问。他突然间踢起飞沙,迷住众商眼目,立即长刀疾刺,顷刻间使数十行商血染黄沙,尸横大漠,实是一招极阴毒的手法。
这一段当然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的“山中老人”霍山虽然是暗杀派的首领,本人却并非靠暗杀和劫掠起家,相反,他主要是一个学者,在1090年建立“鹫巢”正式开始严密组织恐怖活动之前,他也主要活动在埃及,而非“在波斯沙漠中打劫行商”。阿萨辛派的暗杀活动主要针对的也是政治目的,而不是钱财。但后期蒙古西征夷灭这一教派的起因确实是因为他们劫掠蒙古行商。但那已经是霍山死后百年,暗杀活动扩大化以后的事了,却并非他本人所为。
霍山身为“谢赫•贾巴尔”(Sheikh al-Jabal,山中老人),却未必是武功高手。他是个宗教学者,狂热地追求隐晦的经文中的“神启”,制定严厉的律法和禁欲主义教义,他自己的儿子即因为饮酒而被处死。1090年“鹫巢”阿拉穆特建成后直到他去世,据说35年间他从未下山,“只有两次走出房门登上屋顶”。而这35年间,再无人敢于公开饮酒或留宿家眷。
他后半生虽然掌控着密布全国的恐怖网络,却是一个足不出户的人,专心著述,现在还留有多种波斯文的著作。说他在圣火令上刻波斯文武功心法——波斯文是可能的,但圣火令则就只是小说的虚构了。且不说明教并不拜火 ,即使拜火,作为狂热伊斯兰教徒的霍山也没理由为明教刻什么“令中隐隐似有火焰飞腾”的圣火令。
二、 波斯三杰
《倚天屠龙记》30回谢逊还回忆说:
“其时波斯大哲野芒设帐授徒,门下有三个杰出的弟子:峨默长于文学,尼若牟擅于政事,霍山武功精强。三人意气相投,相互誓约,他年祸福与共,富贵不忘。后来尼若牟青云得意,做到教主的首相。他两个旧友前来投奔,尼若牟请于教主,授了霍山的官职。峨默不愿居官,只求一笔年金,以便静居研习天文历数,饮酒吟诗。尼若牟一一依从,相待甚厚。”
山中老人的故事,名著史册,但这里说的一段故事,则带着一点“小说家语”。早年读到这里,我一直无法分辨是否史有其人、其事,及至后来,才能判断出究竟。
金庸这里说到的人物,历史上确实是有的 ,基本状况如下:金庸提到的人名 | 本名 | (本名拉丁拼法) | 生卒年代 |
---|
野芒 | 伊玛目·莫瓦法克 | Imam Mowaffak | |
峨默 | 欧麦尔·哈亚姆 | Abu al-Fath’Umar al-Khayyam | 1038/1048-1123/24 |
尼若牟 | 尼查姆·穆尔克 | Nizam al-Mulk | 1017或1019-1092 |
霍山 | 哈桑·本·萨巴 | al-Hasan b. al-Sabbah | 1034?-1124 |
谢逊说到的“波斯大哲野芒”,即Imam Mowaffak,他波斯东北部内沙布尔(Naishapur)的宗师。“野芒”实际是Imam(教长)的对译。尼若牟 的父亲是呼罗珊总督派在当地的收税官 ,传说尼若牟幼年朋友中有峨默和霍山两人,但就生年看,他大霍山15岁以上。这三人自青少年时期以后走的人生道路即完全不同,尼若牟是虔诚的逊尼派穆斯林,信仰艾什尔里派(Ash'ariyyah),掌权后与逊尼派四大教派之一的沙斐仪派(Shafi'iyah)结盟,而竭力主张反对什叶派,尤其是帝国各地的伊斯玛仪派(Ismai'liyyah)。
与之激烈相反的,霍山则自从17岁起就追随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1071-1072受传道师伊本•阿塔什(Ibn Attash)派遣,在伊朗各地做传道。因此,这两人在宗教信仰上是十分对立的。
伊斯玛仪派,元代时译为“亦思马因派”,即金庸书中说的“依斯美良派”,又名“七伊玛目派”,该派创立于8世纪中,在历史上迭受镇压摧残,形成秘密组织。该派曾经在北非建立埃及的法蒂玛王朝(909-1171),因此霍山本人1078-1079年也曾经去埃及游学,学习本派的教义。他也正是在埃及开创了伊斯玛仪派的支派:尼查尔派(Nizaris,即阿萨辛派,Hashishi;或暗杀派)。
但霍山开创这一支派的原因却与波斯无关。其起因是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穆斯坦绥尔(1035-1094在位)时的王朝继承人斗争。霍山拥戴哈里发,支持由哈里发长子尼查尔一派。1080年他返回波斯,传播教义,但受到尼若牟为首相的塞尔柱王朝追捕。十年后的1090年,他占据波斯加兹温(Qazvin)附近的阿拉穆特(Alamut)山建立城堡要塞。次年,势力扩展到叙利亚地区。
前已述及,尼若牟在信仰上与霍山对立很深。他在仕途多年,自1063年他45岁左右起,一直担任塞尔柱帝国的首相,反对霍山的伊斯玛仪派。1092年,即霍山的“鹫巢”堡垒建成两年后,在他支持下,帝国苏丹马立克•沙率军亲征阿拉穆特山,但被霍山成功击退。此时两人已经水火不容,尼若牟发现霍山对帝国的威胁,曾令阿布•穆斯林•拉迪去逮捕霍山,而拉迪反而先被霍山派人刺杀。当年10月16日,霍山即派遣“菲达伊”(义侠)刺杀尼若牟,他当时在前往巴格达途中。此后,更刺杀尼若牟的两个儿子及各地的埃米尔、将军、名人和政治对手。
霍山的“阿萨辛派”于此名震一时。但两年后的1094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去世,宰相拥立哈里发次子,而霍山拥护的哈里发长子尼查尔逃到亚历山大举兵反抗,战败被捕下狱,据说是被毒死的。于是霍山成为尼查尔派的领袖,他自称“霍加” 。
此后霍山派密使到叙利亚,组织领导本派的恐怖活动。叙利亚的阿萨辛派在刺杀政敌时,有时也以十字军公国的君主为对象,这大致就是金庸说的“当十字军之时,西域提起‘山中老人’霍山之名,无不心惊色变。”
附带说一句,蒙古人西征的消息,西方最早得知也是由于叙利亚的阿萨辛派。他们于1238年派遣使节去见法国和英国国王,提议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结成同盟来对付蒙古人,但却遭到极为冷淡的反应——当时西方指望蒙古人和伊斯兰教徒互相残杀。结果在三年之内,蒙古铁骑蹂躏了几乎整个东欧。
三、 峨默其人
在《倚天屠龙记》中,峨默的诗歌被引用不少,似乎与明教渊源很深。书中引用的波斯小曲,“据说波斯人个个会唱”。
书中引用的峨默诗歌,只有两段: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
这两段诗歌均颇为悲凉,正体现了峨默诗歌的一贯风格。峨默出生于呼罗珊的内沙布尔(今伊朗东北部)。该城在塞尔柱帝国时期是一座大城,尼牟若曾在此受过教育,因此传说他们幼年是朋友,也未必无可能,但他年纪与霍山相差不多,而比尼牟若小20多年。
峨默博学多才,不仅是谢逊说的“长于文学”而已,他对数学、天文、医学、哲学等均有很高造诣 。他的思想与尼若牟和霍山两人也截然不同,他深受伊本·西拿(即阿维森那)哲学和希腊哲学影响,并不属于伊斯兰正统派,诗歌中也常有反宗教情感。
峨默认为人生短促,转瞬即逝,因此主张珍惜现时,及时行乐。其诗歌代表作品集为《鲁拜诗集》(Ruba'yyat-i-Khayyam),该诗集被称为“古波斯诗歌的最高典范”,金庸这里引用的两段,即出自于此。
《倚天屠龙记》中说到他和霍山投奔尼若牟,“不愿居官,只求一笔年金,以便静居研习天文历数,饮酒吟诗”,历史上他是宫廷御医,并主持修造天文台等,而且确实和尼若牟同在一个宫廷。但说霍山也去投靠,且不甘久居人下而叛变,那就完全不可能了。
四、 谢逊讲错的“刺杀爱德华”故事
谢逊讲的波斯往事中还有一段关于霍山刺杀英格兰国王爱德华的故事。这一段故事也是小说家言。
英国历史上一共有7位名字叫“爱德华”的国王,西方历史上国王的名称极为简单,如“爱德华一世”即第一个名字为爱德华的国王。英国的王系自诺曼底征服起开始算,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即电影《勇敢的心》里的“长脚”)的年代离开霍山本人去世已有150年以上。而谢逊的叙述中显然刺杀爱德华国王时霍山还活着,所以如果有可能,那只能是更早的、诺曼底征服前的古英国最后一个国王“虔信者”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爱德华一世、二世均无可能与这个故事相关。
然而,“虔信者”爱德华在位的时候霍山还太年轻,即使他去世的1066年,霍山也还只20岁左右,尚未开始传道,身边没有追随者,阿萨辛派也没形成,而离开他1090建成“鹫巢”更还有24年之久,当时他决无刺客可以派遣去执行这样的任务。
更主要的是,“虔信者”爱德华和伊斯兰教世界根本不发生关系,当时的英格兰的确在“极西海外”,却不能称为“大国”,1066年诺曼底征服前,英格兰只是一个小王国,人口不过一两百万。连欧洲大陆的事务也很少参与,更不用谈说和伊斯兰教世界有什么恩怨,以致于“山中老人”要千里迢迢派人行刺了。
谢逊的叙述中,“刺杀爱德华”的故事是直接承接上面讲到的“当十字军之时”,似乎暗示该刺杀与十字军有关。历史上阿萨辛派确实与十字军有恩怨,但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是1096-1099年,与阿萨辛派崛起的时间差不多,但当时“虔信者”爱德华却已经死了30年,而下一个叫爱德华的英国国王要到一百多年后的1237年才出世,而当他在1272年成为国王的时候,阿萨辛派已经被蒙古军队灭绝了。
关于阿萨辛派与十字军的恩怨,历史上事实记载和传说都很多。其起源之初,是叙利亚的该派效仿霍山,在叙利亚苏马克山等地也建立了“鹫巢”一样的要塞;而且如上所说,他们有时也刺杀十字军公国的君主。但两次主要的刺杀都发生在霍山去世之后:1152年刺杀的黎波里伯国的雷蒙二世和1192年刺杀耶路撒冷国王康拉德。
1126年,即霍山死后两年,阿萨辛派在叙利亚得到当局的正式承认,并让他们承担防守班亚要塞——该地是反法兰克十字军的前沿。阿萨辛派由此与法兰克十字军发生战斗接触,并在1132-1133年夺取了卡德穆斯要塞。
然而,该派在对待政敌问题上反复无常,时而与十字军战斗,时而又与之结盟对付穆斯林同胞。1139年终于再次被当局镇压,在大马士革的组织被铲除,而防守的班亚要塞也被法兰克骑士占领。但其活动仍维持一百年以上。他们当时的活动区域,在两个十字军公国:安提俄克公国和的黎波里伯国之间。
总之,霍山的阿萨辛派与英国是没有发生关系的,也不可能刺杀一个名为“爱德华”的国王。历史上,与西方十字军发生关系的是该派在叙利亚的组织,而且是与法兰克人有关,时间是在霍山去世后(当然,他去世后继任者仍然叫“山中老人”)。
那么谢逊说的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想答案是在以下的一段文字中:《基督山伯爵》第三十一章 意大利:水手辛巴德
“你有没有听说过,”主人问道,“那个想暗杀菲力浦•奥古斯都的山中老人?”
“当然听说过。”
“那好,你该知道,他统治着一片富庶的山谷,山谷两旁是巍然高耸的大山,他那富于诗意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在这片山谷里,有山中老人海森班莎所培植的美丽的花园……而就在那儿,据马可波罗讲,他把某种草药给他们吃,吃下去以后,他们就飞升到了乐园里,那儿有四季开花的常青树,有长年常熟的果子,有青春永驻的童男童女。嗯,这些快乐的人所认为的现实,实际上只是一个梦,但这个梦是这样的宁静,这样的安逸,这样的使人迷恋,以致谁把梦给他们,他们就把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卖给他。他们服从他的命令象服从上帝一样。他指使他们去杀死谁,他们就走遍天涯海角去谋害那个牺牲者,即便是他们在毒刑拷打之下死去,也没人发出一声怨言,因为他们相信死只是超度到极乐世界的捷径,而他们已从圣草中尝到过极乐世界的滋味。现在放在你面前的就是那种圣草。”
“那么,”弗兰兹大声说道,“这是印度大麻了!我知道,至少知道它的名称。”
“正是这个东西,一点不错,阿拉丁先生,这是印度大麻,是亚历山大出产的最好最纯粹的大麻,是阿波考调制的大麻。”
这里翻译的“山中老人海森班莎”即哈桑•本•萨巴。据《基督山伯爵》里说的,山中老人派刺客刺杀菲力浦•奥古斯都的故事在法国是流传甚广的,所以对话的时候,对方立刻说“当然听说过”。
就历史来看,这个传说是有比较合乎逻辑的。因为阿萨辛主要是与十字军中的法兰克人有恩怨冲突,而法国国王菲力浦•奥古斯都(1180-1223年在位)也是1189-1191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统帅之一。虽然当时刺杀时的“山中老人”,已非霍山本人,而是其继任者。
所以,谢逊如果要正确地讲述这个故事,或许应该说:
“韩夫人言道,极西海外有一大国,叫做法兰西,该国国王菲利浦得罪了山中老人,被他遣人行刺。”
游戏中有很多切合典故的地方。如游戏之初的圣殿骑士团(Templar),医院骑士团,鹰巢、大马士革、阿科尔和耶路撒冷的任务。传说山中老人有个花园,后院全是美女,他让手下的刺客在此享用并骗他们说这就是天堂。刺客们执行任务前吸食大麻(hashish 就是 Haschischin,也就是 Assassin 的由来),任务中勇于赴死。游戏中也有这么一个后花园,成堆的女人,眉目不清如梦如幻。
剧本很棒,“穿越”但不落俗套:主角在实验室醒来,发现自己就是实验对象。旁边的科学家和他解释说 DNA 里包含了先祖的记忆,这就是动物生下来就知道干什么去哪儿的原因,而主角的先祖正好是 Assassin 教派的王牌杀手 Altair (牵牛星,也就是牛郎),他们要读取他先祖的记忆。剧情在历史和现实的两条线上,平行展开。
还没通关,先抄录两段游戏中的对话,以免玩过就忘:
科学家:从某种角度来说,你的杀手祖先的世界观几乎是正确的,少数人的牺牲换来世界的和平。
主角: 几乎正确是什么意思?
科学家:政府的腐败就和癌症差不多,难以根治。把癌变部位切除,癌症还会转移,同样用政治手段治理腐败成效也不大。但是只要死一两个关键人物,效果立杆见影,同时民众也可以得到再教育。
师父:狮心王理查德夺回了阿科尔,现在正准备攻打耶路撒冷,萨拉丁已经猜到了他的意图,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牛郎:那么您是让我干掉狮心王和萨拉丁?
师父:不,你不能这么做。失去了领袖的军队将变成一群暴徒,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将因此遭受更大的苦难。你要干掉的是他们的帮凶 —— 大马士革的富商 Abu'l Nuqoud、耶路撒冷的摄政王 Majd Addin 和阿科尔诚的统治者 William de Montferrat。
牛郎:他们犯下了什么罪行?
师父:他们贪婪,迷失自我,残害人民。用你的眼睛寻找他们的暴行,城市里的贫民会指引你。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和平,他们是绊脚石,出手时不要犹豫。
2 条评论:
听说很好玩啊,我也想玩了,不过我想搞个游戏机先,xbox,ps3左右不定。
这里大年30和几个大男人打了半天星际。。下次回来我们一起去网吧耍耍。
不管 xbox 还是 ps3 估计你都没时间玩,如果孩子大一点倒是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那至少也是十年后的事啦。
期待一起泡网吧。当年一起玩过魔兽争霸、星际,还有反恐,现如今年纪大了有点担心自己反应迟钝。育碧和EA的游戏相比暴雪对操作能力要求不高,比如这款《刺客信条》难度比《天诛》低多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