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8日星期四

艾迪特·皮雅芙和皮埃尔·柯南



Édith Piaf,不知道我的硬盘上什么时候怎么会有这个人的专辑。两年多前的某天晚上,加班,听了她的专辑,一句都听不懂,只觉得很有旧时留声机的味道。





正巧旁边走过一个法国同事,皮埃尔·柯南,我就把耳机套在他头上,询问关于这首歌,关于这歌手的故事。言语中,他对这歌手十分尊敬。上面这首歌《Milord》,其实是英语“my lord/老爷”的法语发音。大约说的是欧洲大陆人对英美的调侃。战后破败的欧洲经济,随便来个说英语的人,欧陆的服务业者都把他当老爷伺候着。就像二十多年来我们大陆人操着港台腔和港巴子台巴子打交道一样。我们对西洋鬼子东洋鬼子们也大致是这么个态度,表面尊敬心存鄙视----“有俩臭钱什么了不起”

后来查维基百科,基本和那位法国同事说的差不多。维基百科中文版上对 Édith Piaf 生平描述如下:

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原名Édith Giovanna Gassion,是法国最受爱戴的女歌手之一,1915年12月19日生于巴黎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马戏团团员,母亲是街头歌女,父母离异后,跟着亲戚在巴黎的一个妓院中长大,从小接触巴黎最底层的人群,她身高1米46,这就是为什么她取艺名为“小麻雀”(Piaf),她说话粗俗,个性爽朗,歌如其人,她的多数作品反映了其悲剧的一生,最著名的歌曲包括《La vie en rose》(1946)、《Hymne à l'amour》(1949)、《Milord》(1959)和《Non, je ne regrette rien》(1960)。中年患肌肉萎缩症,但她依然靠吗啡来抑制疼痛,继续站在舞台上为观众演唱,最后一场演出昏厥于舞台上,1963年10月11日死于Grasse,终年48岁,她成为国家的标志,法兰西共和国为她举行了国葬。

法国人都亲切的称其la Môme(小家伙),2007上映的电影《[La Môme]》反映了她悲剧而传奇的一生。




维基百科英文版上有更多的内容,包括 Édith 源自一个伟大英国护士的名字。还有二战时德军占领区中这个法国著名歌手是怎样帮助一百五十多名法国战俘伪造证件成功越狱的故事,这也许就是她凭什么得到国葬的原因。

说到那个法国同事,他一年多前死了。自杀于上海家中,原因不详,留下一个中国太太和孩子。在他的名帖还没被摘下之前,我用手机在他办公室门上拍的这张:



没有他本人的照片,只记得是个很帅的小伙,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无论和谁说话,无论讨论什么内容都面带笑容。抽烟很多,每次经过楼梯走道的时候他几乎都在抽烟,还主动和我打招呼,天南海北聊点什么。有时候是关于手机的功能,有时候是关于地铁的技术,有时候是关于环境污染,有时候是关于核电站,他坚持说中国的核电站是法国援建的,我没有考证只有听他掰。法国人的傲慢自大是出了名的,和善的他也概莫能外。有传说他中文很不错(这我相信,毕竟太太是中国人),可我从没听他说过一句中文,也没听他说法语,说了不光我不懂,全楼也没几个人能懂。在这里他比一般英美的老外还老外。

最后一次是十一的长假,很多同事都回家了,我们碰巧又一起加班。

“怎么不请假回法国的老家看看?”我问
“太远”他回答,又补充道,“我父母家在法国乡下,风景很好,空气也没上海这么多污染。”
“那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去上海周边各地旅游一下?”
“从前我很喜欢中国,很喜欢在中国旅游。”
“那后来呢?环境被污染了?”
“不是的,是人变了。从前在中国各地,都可以遇到很多友善的人。后来就不一样了,现在人们眼里只有钱,无论去什么地方,他们给你看什么说什么,目的都是从你口袋里掏钱......”

谈话怎么结束的我忘了,只记得沉默的时候两人都狠狠地吸了一口,又吸了一口,这被现代工业严重污染后又经我们尼古丁燃烧物更严重污染的空气。情况就是这样,既然不能让它变得更好,我们就倾向于让它变得更糟。

后来他就这样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定居在中国的老外不快乐,就我所认识的大抵如此。

1 条评论:

匿名 说...

这么说来抽烟还有理了